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中小银行正迎来新一轮资本补充高峰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公告显示,2025年年初至今,已有120余家城商银行、农商银行增资扩股方案获批或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同时,部分中小上市银行也开启定增补充核心资本的进程。
资本补充需求的提升反映出银行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充足的资本实力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基石,也是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屏障,当前部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凸显,但资本补充渠道仍较匮乏。
10亿股定增暂缓
近日,泸州银行10亿股定增计划因股东异议而暂缓。
据泸州银行公告显示,该行拟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H股,募集资金净额不低于18.32亿港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该定增方案原定于泸州银行2025年6月10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审议。股东大会召开前夕,泸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在发布定增通告函后收到股东对相关议案提出的意见。为审慎考虑股东反馈并研究调整方案,董事会决定暂缓将非公开发行相关议案提呈年度股东大会、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及H股类别股东会议审议。
对于股东提出意见的主要关注点及定增方案调整等相关内容,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未获泸州银行方面回复。
不过,该行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发行价格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泸州银行此前发布的定增方案,该行新股发行价每股不低于1.85港元。而据泸州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该行经审计的归属于本行股东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 3.73 元。相较于2024年年末每股净资产,此次H股新股发行价折让超过50%。
泸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按最多发行10亿股计算,此次新股发行理论摊薄影响约5.36%,不会导致25%或以上的显著稀释。不过有市场业务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银行股持续上涨的市场环境下,近五折的破净定价可能会超出部分股东心理预期。
泸州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7%、10.15%和13.12%。与此同时,近年来泸州银行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710亿元,同比增长8.48%;净利润12.76亿元,同比大增28.31%。
泸州银行在年报中坦言,董事会已制定2024—2026年资本管理规划,聚焦内源性积累与外源性补充双轨并行。2024年成功发行6亿元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后,2025年资本补充力度明显加码。
泸州银行在7月1日发布的《关于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中明确,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准,本行2025年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8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本行已于2025年6月13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8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2.75%,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区域银行密集“补血”
今年以来,城商行、农商行通过定增、永续债、专项债等方式补充资本的动作持续落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公告显示,年初至今,120余家城商银行、农商银行等区域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方案获批或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其中城商银行14家。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马天娇表示,今年以来多家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或采取发行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也有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为地方城商行、农商行补充资本,这说明在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背景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强烈。
在马天娇看来,一方面,中小银行扩充资本可支撑信贷投放规模的有效扩张,实现内生利润留存及对外源资本补充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业需持续补充资本金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资本质量,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表示,近年来,区域银行资本补充紧迫性陡增,这主要在于监管框架完善促使不良认定和资本计提要求趋严,而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其内生资本积累放慢,由此推升其资本外部补充需求。
薛慧如进一步指出,预计今年区域银行内生信用状况和资本补充前景将持续分化。2025年整体银行业的经营表现仍然承压,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以及净息差下行使得银行营收增速在低位徘徊,经济区域性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使得部分领域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基础较好、信贷需求相对稳定、风险偏好较低的区域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韧性较高,其资本补充难度相对较小。而位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波动更大,公司治理与授信标准也参差不齐,受到股东背景的限制,资本补充渠道也相对有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其资本补充的成本和难度。
在此背景下,创新资本工具,提升区域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势在必行。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现阶段,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嗷嗷待补”,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创新资本工具,提高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能力,有效开展补充资本,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
董希淼建议,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的范围,延长使用期限;特别国债按照“一行一策”原则,向重点城商行、农商行倾斜,提升非风险类地方法人机构资本实力,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适当优化股东资质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定向增发或增资扩股。同时,董希淼还认为,要适度放宽准入条件,支持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加大力度支持更多优质中小银行优先上市,推动中小银行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