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近日,网友发帖称海底捞部分门店服务员胸前佩戴二维码打赏牌,扫码后直接跳转至个人微信收款页面。
这不是点餐码,而是明晃晃的“打赏码”,让这份“极致服务”忽然多了一丝“极致尴尬”。看似是3.99元的小打赏,却让不少顾客在火锅香气中感受到“道德绑架”的辣味。
老百姓习惯“服务含在账单里”,当“打赏”出现在胸牌上,服务就很难不带交易色彩,更何况部分门店已收取10%服务费,再让顾客扫码付款,多少有“二次收费”的嫌疑。打赏了,是否会养成“不给不服务”的潜规则?不打赏,会不会被服务员“记在小本本上”?
服务是“润物无声”,不该被二维码“高调兜售”,如此打赏若成餐饮行业标配,服务可能被分出三六九等,顾客也被分成“打赏的冤种”与“沉默的抠门”。让顾客为服务买单的权利在于选择,而不该被情感绑架。
文/靖晓红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