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勤俭节约成为文明新时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9:34: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革命年代“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新时代“过紧日子”,勤俭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战胜困难的精神密码,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智慧。《周易》“节以制度”的治国理念、诸葛亮“俭以养德”的修身之道、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的家训箴言,是对中华文明勤俭基因内涵的表达形式。回看党领导下的民族复兴之路的每个时期都贯穿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勤俭节约上升为治国理政原则,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公款吃喝,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进行刚性约束,“光盘行动”蔚然成风,“绿色低碳”深入人心。

然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浪费的行为也开始屡禁不止。“舌尖上的浪费”仍然触目惊心,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侵蚀传统美德,部分青年将勤俭节约视为“过时观念”。面对新挑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清醒认识到:勤俭节约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国情使然。我国14亿人口的现实决定了任何资源都经不起挥霍,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当前,更需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将“过紧日子”落实到政府采购、会议接待等各环节全过程。

同时,勤俭节约新风尚的培育,关键在于让“勤俭”这一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生活实践,我们每个人都应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血脉,让勤俭节约习惯渗透日常。这需要我们将节约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从破除“面子工程”,杜绝“豪华年夜饭”“天价节礼”中做起,从参与光盘换水果、闲置物品共享、绿色出行、零浪费商店这样的点滴中做起,使俭朴作风浸润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四季更替的衣物添置、水电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生活细节之中。真正让勤俭节约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方式,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开辟新境界,共同守护勤俭传家宝,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绽放时代光芒。

编辑:刘海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