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恒大退市:3500亿窟窿待补,投资者血本无归谁来买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4:45:00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8月12日晚,一则公告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深潭,在中国恒大的发展历程中刻下了沉重的句点。因未能满足复牌指引要求,且在暂停交易超18个月后仍未恢复,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这一消息迅速传遍金融界,无数投资者的心也随之沉入谷底。

回溯到2024年1月29日,恒大股票暂停买卖,彼时或许还有人怀揣着一丝期待,认为只是短暂的休整,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资本市场的告别。如今,退市已成定局,8月22日为最后上市日,8月25日9时起正式取消上市地位,且公司无意申请复核,恒大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正式谢幕。

在股吧之中,满是投资者的绝望与无奈。有人焦急地询问如何讨回本金,有人哀叹自己投入的积蓄血本无归,更有人因巨额亏损而彻夜难眠 。遥想当年,恒大上市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市值最高时超过4000亿港元,风光无限。然而,债务危机如一场凶猛的海啸,瞬间将这一切美好冲得支离破碎。流动性枯竭、项目停工等问题接踵而至,股价也如断了线的风筝,断崖式下跌。停牌前,股价已跌至0.163港元,市值仅剩21.52亿港元,较巅峰时期蒸发超99%,令人唏嘘不已。

退市,只是恒大危机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的是深不见底的债务黑洞。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恒大集团深陷80起司法案件,案由涉及金融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各类法律问题交织。公司还背负着10条限制消费令,涉案总金额达43.5亿元,1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达43.4亿元。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根据中国恒大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申报,总额约3500亿港元(相当于450亿美元),与2022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单独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的约275亿美元负债相比,增长幅度令人震惊。

恒大的业务版图曾经极为庞大,在多个司法管辖区拥有超过3000个法律实体。开发中的项目遍布280多个城市,约有1300个,物业管理服务业务下也有3000个项目,还涉足汽车行业。但如今,这庞大的产业体系却成了资产处置的难题。目前,清盘人已接管集团内超100家公司,资产总值约270亿港元(35亿美元),但变现之路充满荆棘,截至目前,变现总额仅约20亿港元(2.55亿美元)。其中,恒大主体直接持有的资产变现仅约8170万港元(1100万美元),更多依赖附属公司。

子公司资产虽看似庞大,但变现难度超乎想象。其资产存在多层次所有权结构,涉及众多跨司法管辖区注册的公司实体,内部交易复杂,还牵扯多方外部债权人。以恒大地产的核心投资及海外融资平台天基控股为例,其附属公司超200家,如此复杂的架构使得资产变现后资金回笼至母公司困难重重,耗时漫长。截至目前,仅有约1.67亿美元资金回笼,对于3500亿的巨额债务,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恒大的资产中,恒大物业和恒大新能源汽车曾被视为“救命稻草”。恒大物业财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约127.56亿元,同比增长约2.2%,净利润约10.3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6.97亿元,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清盘人已聘请瑞银和中信证券寻找买家,并将其变现列为最高优先级工作。而恒大新能源汽车,清盘人透露公司清盘前提出的一项投资方案仍“有效”,若能落实,有望注入大额资金,缓解燃眉之急。

然而,恒大的困局中,许家印与其前妻丁玉梅的财产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二人婚姻状况成谜,2023年8月恒大公告丁玉梅不再是许家印配偶,但离婚时间未知。今年3月,清盘人透露丁玉梅自2024年8月以来支出400万美元。6月,有报道称她通过“技术性离婚”获得数百亿分红,并在恒大贷款违约后斥巨资在伦敦购置多套豪宅。清盘人已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许家印、丁玉梅等人,追讨约60亿美元股息及酬金,香港高等法院也颁发了全球资产冻结令 ,但目前债权人尚未看到实质性追讨进展。

恒大的退市,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对于众多利益相关者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焦急等待回款的债权人、血本无归的投资者、被拖欠款项的上下游企业,还是期盼交房的购房者,都在这场危机中艰难挣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恒大这艘曾经的商业巨轮的沉没,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规模与速度的同时,更要坚守稳健经营的底线,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浪潮中屹立不倒。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