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次技术创新!河南省计量院实现关键温室气体在线精准检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6:13:00    

近日,河南省计量院流量计量研究所王伟鹏、班继民、马帅等三名计量工程师,在河北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经过“两次技术方法创新”,首次成功进行了关键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₂O,俗称“笑气”)的排放浓度比对检测,为全国“碳计量”领域,服务产业碳足迹认证提供了创新实践。

据悉,N₂O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极高,是大气平流层臭氧的“隐形杀手”,是全球双碳工作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控制气体之一;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将碳排放纳入贸易考量,对N₂O这类温室气体的精准量化和溯源,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碳足迹”数据是否被国际市场认可,成为决定企业产品能否顺利出口的“生命线”。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N₂O在线监测仪器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导致企业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可靠溯源,是“双碳”工作的技术难点。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不仅困扰着产业发展,也给政府部门的环保监管带来了挑战。

河北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下简称唐山中浩化工)面临着氧化亚氮(N₂O)的排放浓度准确检测的难题。河南省计量院流量计量研究所将此视为一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和一场技术实力的现场考验。

第一道技术关。该所所长朱永宏将重任交给了王伟鹏、班继民、马帅为主的“年轻人”项目组,他们随即与唐山中浩化工进行了多轮次技术沟通。最终确定了依据国家标准《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进行比对检测的创新方案。该方案利用河南省计量院先进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体分析仪,在唐山中浩化工生产现场直接对废气进行精准分析,并与该企业生产线的在线监测仪数据进行实时比对。这一方法,如同为企业的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一把高精度的“标尺”,有效解决了数据溯源的难题。

第二道技术关。抵达唐山中浩化工生产现场,高N₂O浓度、接近1.8Bar的管道压力(相当于汽车轮胎胎压),加之N₂O本身作为危险气体的潜在风险,任何微小的泄漏都可能对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组创造性地提出了“二次阀门隔离密封法”,通过加装阀门巧妙地解决了三维皮托管在高压危险气体环境下的安全安装难题。

双重技术在唐山中浩化工生产一线的创新实践,圆满完成了高难度的现场流速检测与气体采样分析等温室气体计量检测任务。

河南省计量院创新企业生产现场N₂O浓度比对检测技术方法,为服务全国工业温室气体检测,助力产品出口和各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技术实践经验。还为国内同类工业场景下的温室气体精准计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为其相关国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数据。

(计量河南供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