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Get 新赛道 | 色彩诊断师王利帆:用色彩让人变美的“引路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07:30:00    

制作/常曌宇

纵览新闻记者 常曌宇 实习生 梁琪

在石家庄一间4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26岁的王利帆正用一块色布轻轻扫过顾客的肩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布面上,映出顾客脸颊的细微变化。“下颌线变清晰了,对吧?”王利帆问。

这是王利帆今天接待的第三组客人。从韩国留学归来的她,带着“色彩诊断”这一小众职业扎根河北,短短半年,她的工作室已接待超百名客户,最远的顾客来自广州,是特意坐飞机前来体验的。

王利帆正在用色布给顾客做色彩诊断。常曌宇/摄

从事色彩诊断行业之前,王利帆在韩国攻读电影专业。彼时的她发现身边的韩国同学妆容穿搭总能精准踩中“氛围感”,而她精心打扮后却总被调侃“气色更差了,还不如不化妆。”王利帆告诉记者,其中的原因就是她的韩国同学们基本都做过“色彩诊断”,“我也想去做一下所谓的色彩诊断,看看到底有什么用?”

什么是色彩诊断?即借助专业的色布工具,结合人们天生的肤色、发色、瞳孔色进行比对,选择出最适配本人的颜色,而后形成完整系统的个人风格。这次色彩诊断体验让王利帆豁然开朗——原来自己痴迷的番茄色口红和橘调彩妆,竟与天生肤色背道而驰。

“诊断后我换了紫调口红和淡粉色腮红,染回了黑色头发,朋友们都说我变好看了。”王利帆说。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美并非玄学,而是可量化的科学。更令她惊讶的是,当她把韩国流行的色彩诊断概念介绍给国内朋友时,几乎无人知晓。“国内这么多人,我为什么不回国也开一个色彩诊断工作室呢!这样可以让大家都了解这个新事物,带更多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颜色,变得更美。”2024年6月,王利帆带着韩国色彩诊断协会颁发的一级证书和进口色布,在石家庄创立了河北首家专业色彩诊断工作室。

色彩诊断所用的色布。白中豪/摄

工作室里,一百多块磨砂绸缎双面色布整齐陈列,分为基础布、波纹布、细节布、明度布、领口布。这些从韩国定制、总价超2万元的专业工具,是王利帆的“科学仪器”。她的诊断台像间微型实验室:先用PPT讲解“四季人”理论,再用色布逐块对比,结合性格偏好定制客户专属方案。

“我通过客人的肤色、发色等外在条件,判断他们的春夏秋冬季型,这四季又分为深色、亮色、柔色,总共12个类型。”王利帆告诉记者,春季型人的发色偏细软,皮肤偏暖,夏季型人发色偏灰黑,肤色会更偏向冷白。有了大致的判断后,再拿出色布进行比对,给出适配颜色与风格参考。

“很多人觉得穿黑白灰颜色的衣服相对安全,不会出错,但对于自己到底适合什么颜色,他们还不太了解。”诊断半年来,王利帆接待的顾客涵盖各个年龄段,既有中学生,也有人到中年的阿姨。“我记得有位幼儿园的园长,平时穿着需要具有专业性、权威性,还要有亲和力,在这里诊断后,就穿了我推荐的色系衣服,包括妆容发色。还有很多客户新买了彩妆或衣服都会跟我反馈,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她开心地说。

不同于AI测色的“模板化操作”,王利帆坚持肉眼判断色彩。“模版是固定的,而人是动态的、最聪明的,我们还是要依据现实。”她坦言自己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我的人生还要多去挑战,多去感受各行各业的变化。正好我抓住了一个小风口,用国外的一些先进审美,帮助大家变得更好看、更了解自己。”

四季型色卡图。白中豪/摄

“单人诊断680元,值不值?”面对质疑,王利帆有自己的想法。“我对比了发达城市的行业价格,其实我的诊断价格是合适的。像买件衣服、做一次美甲也好几百块钱了。一次诊断后会帮你减少很多试错成本。”她的客户反馈零差评印证了价值认同——“非常有用,诊断完感觉自己已经变美了”“很神奇的体验,对服饰颜色搭配的概念更明确了”“学到了此前从没注意的细节,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诊断后带来的隐性效果,似乎让定价显得不再突兀。

然而,这一小众职业的行业乱象已初现端倪。王利帆告诉记者,有不少客户在别的地方做过色彩诊断后专门再来找她,因为感觉自己并不适合上一家机构推荐的颜色。“我感觉既然做这一行,就要踏实、专业一些,对每一位客户负责任,不要单纯为了赚钱去敷衍。”她也呼吁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新人,先思考一下自己的审美能力与类似的生活与工作经历,再去考一些专业的证书,要用心服务客户。

对于未来,王利帆看到双重信号:一方面,她的小红书粉丝越来越多,现在已接近2500,笔记点赞量也逐步上升,“我感觉我运营的还不错,也一直在学习剪辑技术,让我的视频浏览量更多。”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专业色彩诊断机构仍比较少见,二三线城市近乎空白。当前的她正筹划引入妆造、形象照拍摄服务,打造“一条龙美学方案”。

王利帆取得的韩国色彩诊断师证书。常曌宇/摄

“我觉得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到70岁的时候也诊断不完。”王利帆拿着厚厚一沓客户档案笑道。阳光透过色布在墙面投下斑斓光影,恰似这个新兴行业的隐喻:有人看见商机,有人看见骗局。而她选择相信——当消费从“追赶潮流”转向“认识自我”,科学变美的需求终将撕开千亿级市场缺口。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