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村超重启|受邀回访榕江的救援队员们,含泪见证重建的奇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05:24:00    

7月25日,村超正式重启前一天,上海虹鹰救援队队长张磊带着几名队员回到曾经战斗过的杨家湾村。没想刚走上老街,便被村民认了出来。“咱们上海的队伍回来了!”话音刚落,几位老乡便“抓”住他们领进屋,看到零食和水果瞬间摆满面前的小桌,张磊的泪水夺眶而出。

“虽然只在这里工作了短短几天,但‘咱们’这两个字实在太让人感到亲切了。”张磊流着泪说。

为感谢从全国各地奔赴榕江支援抗洪救灾的队伍,当地县委县政府于7月中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返回榕江参加7月26日举行的以“感恩雄起贵州超力量”为主题的村超重启活动。最终,数百名参加抗洪救灾的救援队员接受邀请,张磊便是其中之一。

张磊(中)展示虹鹰救援队队员根据此次救灾创作的油画

“我参加过的救援任务很多,但像榕江这样邀请我们回访还是第一次。”张磊告诉记者,其实在自己还没有离开榕江的时候,当地工作人员就透露将会邀请他们回来,而自己之所以决定重返榕江的一大原因,就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这座小县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举办一场大型活动。

在张磊颇为丰富的救援生涯中,榕江连续遭遇的两次特大洪灾(6月24日、28日)的破坏力令他格外震惊。“我之前曾经参加过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的多次救援任务,但是像榕江这次水淹得这么高、淤泥这么深、水流那么急的情况,几乎没有遇到过。”张磊坦言,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洪水终会退去,但遍布全城、深达五六十厘米的淤泥如何清理,将成为灾后重建的一大难点,“在我看来,在如此短时间内清理完全城的淤泥是不可能的,举办一场大型活动更加不可能,所以我一定要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7月3日撤离的张磊时隔20天后重返榕江,他确实看到了奇迹。不仅淤泥早已无影无踪,绝大部分街道甚至已看不出受灾的痕迹。

为了向全国各地的救援队表达感恩之情,除7月26日晚的村超感恩重启之外,榕江县月寨村、车江一村、车江二村、杨家湾村、码头村等多地民众在当天中午还自发组织“千桌宴”。各活动入口处,当地民众身着盛装摆起拦门酒、编好红蛋篓,以当地最高礼仪招待救援队员。

千桌宴入口处,当地村民感谢重返榕江的救援队员

在月寨村的千桌宴现场,广州市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队队长陈其敏告诉记者,此次重返榕江令他深切感受到民众的情谊,而自己也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这里。“救灾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乡们竭尽全力地照顾我们。队伍抵达灾区后忙碌好几个小时,已经精疲力尽时,看到村民为我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很多队友都感动得哭了。”

来自洛阳雷霆救援队的梁晓磊同样被榕江的热情所感染。他告诉记者,救灾期间榕江村民端来的每一份饭菜的分量都特别实在,“为了让我们吃饱有力气,他们拼命往饭盒里多压一勺饭、多装一口菜。有时我们两个队员才能吃完一份”。而张磊则将榕江对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形容为“天花板级”:“除了按时送到的热菜热饭,每位老乡都会把家里仅剩的好东西送到我们手上,生怕队员饿着渴着。这种热情着实令人感慨。”

迎来恩人重返榕江的同时,这座小县城也借着村超重启之际,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担心坐高铁抵达的游客没车坐,当地组织了大批巴士从高铁站穿梭往返村超球场,并免费提供饮用水;担心游客们没地方住,榕江一中、三中、四中、五中等多所学校连夜准备了5200间装有空调的学生宿舍,并换上全新的床上用品,供游客免费入住;担心游客们买不到火车票,当地甚至联系国家铁路局,于26日活动当晚增开了一趟从榕江返回贵阳的高铁列车。

榕江的热情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令参加村超重启活动的游客们深受感染。一位当晚住在榕江一中206寝室的孩子,离开前给寝室的“主人”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榕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热情的城市。在我去过的很多地方中,没有哪座城市让我感动了一次又一次。洪水并没有打倒榕江人民,我相信,很快村超的光芒会带给全国乃至世界震撼。榕江加油!”

游客在榕江一中206寝室留下的那封信

刚刚经历了两次特大洪灾的榕江,或许还没完全褪去泪痕,但这座小县城已经敞开怀抱,用最大的热情迎接每位到访的恩人和游客。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未来榕江不仅要建成为一座快乐足球之城,更要建成为一座感恩之城。“在全国各地救援队的帮助下,六七百名处于危险中的群众被救了出来,绝大部分有害垃圾在七天内就被清理,避免蚊蝇滋生传播疫情。”徐勃表示,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救援力量,榕江可能会遭受重大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的灾后疫情传播,“每一名榕江人民都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恩情,这种恩情我们永不会忘记。”

(本报榕江7月27日专电)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