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内首家,落户前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15:08:00    

近日,司法部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波兰高柏歌岚律师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代表处已确定落户前海。


这是国内首家东欧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落地深圳。


自2023年以来,司法部共批准17家外国律师事务所设立驻华代表机构,其中8家位于深圳,占据近半壁江山。



波兰高柏歌岚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5年,是波兰最大的综合性律所之一,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擅长国际仲裁、商业诉讼及金融法律事务。该所服务范围广泛,涵盖银行、能源、交通及科技行业,不仅为法国农业信贷、波兰石油公司、德国铁路等国际企业提供服务,还为多家中国知名企业客户提供跨境法律服务。


外国律所在华布局,为何优选深圳?



深圳是外贸大市,也是全国市场主体和企业密度最高的城市,企业出海“护航”需求旺盛。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进出口2.17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其中,出口1.31万亿元;进口8588.6亿元,增长9.5%。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尤其是民营企业,上半年,深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51万亿元,占69.8%。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更需要涉外律师团队提供前置服务。一些企业曾表示,“出海之路不易,面临多种挑战。”比如: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差异,跨境贸易出口涉及的跨境并购、资产评估、政府审批等流程复杂,以及当地政策适配与支持等。


国际知名律所落地深圳,有助于深圳企业加快“出海”步伐。

对外国律师事务而言,在深圳,他们能直面各类需求源头,触手可及组团出海的产业集群。


此前,毅柏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布泰玮曾向记者表示,深圳的商机很多,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区域,在中国增加投资,显示了他们对在这里进一步拓展事业版图的信心。


作为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中国区的管理合伙人,吕康毅表示:“我们感受到深圳的商业环境非常有活力,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政府部门效率高,对我们扎根深圳提供了很多帮助。”



不难发现, 优良的营商环境、先行先试的政策等,也对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有强大吸引力。早在2014年,深圳就开展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所试点。经过十余年发展,深圳已有17家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所,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深圳积极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和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广东首家中外律所联营办公室落户前海。


再者,大湾区构建起了覆盖8600万人口、GDP超14万亿元的超级市场腹地。对国际律所而言,落子深圳即意味着抢占大湾区核心支点,有望辐射整个区域经济版图。


深圳助推企业“走出去”

涉外法治建设再提速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律所扎根深圳,国际规则与本地实践深度互鉴,企业“走出去”的路障正在被逐步扫除。同时,深圳也在涉外法治领域发力,补齐短板。


今年3月5日,深圳印发实施《深圳市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试行)》,建立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统筹下的专项协调机制,推动全市47家成员单位开展系统科学、协调联动的涉外法治工作,形成深圳涉外法治建设大协同格局。


今年4月,在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涉外法治建设暨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深圳市司法局发布《深圳市涉外法律服务指引(2025版)》。其中,整合了深圳市36个部门、202家法律服务机构信息及68项服务流程,架构清晰、体例完整、涵盖面广,在框架上采用“十大服务模块”,系统梳理外商投资准入与权益保障、跨境贸易合规指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争议解决路径等涉外法律服务核心领域事项。


此外,深圳市司法局加快律师行业“双招双引”,积极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港澳律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探索涉外律师培养机制,吸引更多国际高端法律人才和机构汇聚,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国企业“走进来”,进一步推动深圳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记者 / 靳阳懿

部分内容综合自司法部、南方+

排版 / 李柳荧 温维

审校 / 肖静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