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你好,奋斗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3:47:00    

新时代新征程中的贵阳,青年人正以千万种姿态定义青春,以各自的方式书写新时代的答卷。这座城市向上的每一步,都回荡着青年与时代同频的心跳。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贵阳日报记者采访了六位不同行业、不同赛道的“青春执笔人”。他们中,有在三尺讲台播种未来的教师,有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有律师和鼓手兼于一身的“98后”,有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而爆火的影院经营者……

他们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城市崛起的脉络,在贵阳贵安的山水城郭间刻下时代的年轮。这群青年既是追光者,也是燃灯人——他们以青春为笔,在贵阳贵安“强省会”的长卷上写下炽热的注脚,是“青春贵阳”最鲜活的叙事,亦是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剪影。

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副校长赵翌丞:以奋进为笔,书育人新篇

“五一”假期前夕,在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的校园里,副校长赵翌丞正在指导学生准备劳动技能大赛作品。这位身兼贵阳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的“90后”教育工作者,举手投足间透着从容与热忱。

“在贵阳贵安生活是件充满幸福感的事。”面对记者,她道出了扎根贵阳教育11年的深切感受。

作为青年教师,赵翌丞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她眼中,贵阳贵安对青年人才的包容与支持,体现在“青年之家”的人才公寓里,在创新创业大赛的擂台上,更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脉动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贵阳贵安,政府和社会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持续加大,让我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未来发展的重视与活力。”赵翌丞说,虽然她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但也见证了身边很多青年同事扎根贵阳贵安的成长经历。

“收纳行李箱要注意分区管理,旧布料缝制前要消毒处理……”在学校劳动技能大赛准备阶段,赵翌丞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这场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大赛,是她推动“五育融合”的实践缩影。当看到学生展示清洁妙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精美的环保工艺品,在模拟农田里熟练地完成播种、浇水、除草等,她欣慰地说:“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谈及未来规划,赵翌丞眼中闪烁着教育者的执着。她说:“我将深耕教育教学创新,探索‘双减’政策下的素质教育新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建设,搭建青年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的成长平台,组织德育团队交流、辅导员技能培训,帮助更多年轻教师积极投入红色教育事业,并快速成长;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合社区、企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020年,赵翌丞获贵州省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贵阳市一等奖;2021年,被共青团贵阳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聘为贵阳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同年10月获“贵阳市优秀辅导员”称号;2023年8月,在全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中学组)中获一等奖。

律师兼乐队鼓手李志丹:找准律政鼓点,奏响活力乐章

4月29日,记者初见李志丹时,她身着一身利落干练的灰色套装,手提包里除了日常工作所需的起诉状等文件资料,还醒目地插着两支鼓棒。

“我们乐队每周都会聚在一起排练,5月2日我们在‘草坪音乐生活节’给大家带来一场演出。”泰和泰(贵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HangOut一起出去玩乐队鼓手李志丹说。

李志丹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兼任贵州省律协女律师委员会秘书长、贵阳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委员会委员、贵阳市文化旅游法律专委会委员。在专业领域,她深耕民商事法律业务,日常主要负责公司法律事务对接,以及相关诉讼案件的受理工作,从起草起诉状、撰写代理词到处理各类复杂文书案件,她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自高中起,我便对律政行业心怀向往,渴望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李志丹谈及自己的职业选择时,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

除了在律政领域发光发热,李志丹还是一位热爱音乐的鼓手。她自幼学习架子鼓,高中时期便加入了中学生交响乐团,此后还曾组建过乐队。在HangOut一起出去玩乐队担任鼓手,对她而言意义非凡。“乐队鼓手的身份让我在严谨的律师工作之外,拥有了一片自由自在、洒脱不羁的精神天地。”李志丹介绍,每一次敲击鼓点,她都能沉浸在音乐的律动中,享受那份独特的自在与畅快。在乐队排练和演出中,她见证着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每一次舞台呈现都是她释放热情与活力的时刻。

作为一名98年出生的年轻法律人,李志丹选择回到贵阳发展,有着自己深刻的考量。

“我从小在贵阳长大,这座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近年来,贵阳正逐渐变得年轻化、多元化,这种积极向上的变化让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李志丹说,贵阳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以及不断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是法庭上据理力争的律师,还是HangOut一起出去玩乐队的鼓手,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正诠释着贵阳年轻人的活力与多元。

越界影城贵阳区域经理冯志鹏:不断创新经营,激荡发展动能

“因为影城的爆火,今年2月和3月我基本没有休息过,虽然现在热度有所下降,我们依然会用最大的诚意服务好每一个为这‘一块屏’奔赴而来的影迷。”越界影城贵阳区域经理冯志鹏说,作为影城管理层,他们努力通过提升服务、创新经营等方式,给更多影迷留下好印象,努力为贵阳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活力。

冯志鹏在电影院行业已从业10年,目前主要负责贵阳越界影城的门店经营工作。2025年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意外带火越界影城,为了稳稳接好这波流量,该影城开启“听劝”模式,不断改进软硬件设施、提升服务等,实力“圈粉”,吸引了更多影迷前来观影。

作为门店经营负责人,冯志鹏也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不仅要安排好内部工作,还要负责各个部门对接。他表示,虽然很累,但是感到很开心也很感激。

“越界影城的爆火,离不开政府部门、交警、公交、志愿者等组成的‘保障天团’的付出,正是大家共同的合力,托举起越界影城,让贵阳这座以实力‘宠粉’的城市,被更多人看到和喜爱。”冯志鹏说。

“虽然我不是贵阳人,但能深切感受到贵阳是一座有温度、很热情,不断在寻求发展的年轻城市。”冯志鹏说,作为影城经营者,接下来计划引进一些具有贵州各地代表性的小食商家进驻影城,通过跨界融合,更好地在经营上拓展。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贵阳,爱上贵阳的城市风貌和美食美景。

贵阳Combos咖啡主理人徐可馨:一杯香浓注入城市活力

随着近两年贵阳咖啡的频频出圈,今年“五一”期间,贵阳咖啡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的打卡项目之一。

“今天大概卖了400杯咖啡,很多顾客都是好几家咖啡店挨着打卡的。”在贵阳街头巷尾的咖啡香气中,贵阳Combos咖啡主理人徐可馨正用一杯杯创意特调,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破圈”精神。

徐可馨是2023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南京赛区冠军、2021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贵阳赛区亚军、2023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优秀选手、中商职鉴国家高级咖啡师、SCA世界精品咖啡协会认证中级咖啡师、法国蓝带认证甜点师……作为一名“95后”咖啡师,她从事咖啡行业已经6年有余。

“咖啡不是‘舶来品’的复刻,而是本土风味的翻译官。”谈及品牌理念,徐可馨以店名“Combos”为引,讲述其团队对贵阳城市特质的深度解构。“我们店的特色大概就是和我们店名一样,呈现丰富的组合。”徐可馨介绍,Combos一年会根据季节变更来更新四次菜单,春夏会加入花香等特色风味,秋冬会融入坚果、巧克力等风味。“像现在本季的特色就是木姜子、青芒果、酸木瓜等风味咖啡。”

“年轻创业者既要敬畏传统,更要敢于打破边界,我想这也是贵阳咖啡质量和氛围令人惊喜的原因之一。”徐可馨表示,贵阳咖啡氛围很好,贵阳人是愿意花时间在咖啡上的,这是本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一股子“钻”劲也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咖啡师、咖啡烘焙厂商。

“贵阳是一个安逸、慢节奏的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很有活力的一个城市。”徐可馨认为,年轻人会将创意发挥到极致,以咖啡为媒,书写“小而精”的贵阳咖啡创业实践,书写属于这座城市的活力新篇章。

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副馆长葛春培:贵阳工作生活环境很好

“我在贵阳长大,很喜欢贵阳的生活和环境,从未想过要离开贵州。”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副馆长葛春培说。

葛春培是“90后”,自参加工作起,便加入手上记忆博物馆团队,一起行走贵州村寨,参与贵州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田野调查、文化挖掘等工作,配合协助完成了许多村寨文化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历史访谈、地方文献整理、乡村博物馆建设、文化读本和口述史文字编辑等工作。

在大学实习期间,她随团队第一次去黔东南,到丹寨一个叫排莫村的村子过吃新节。“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有那么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场景都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被深深震撼和吸引了。当时我就想,从事类似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会是我的职业方向。”毕业后,她正式进入手上记忆博物馆团队工作。

“2017年,我们在铜仁做了一个乡村博物馆项目,建了8个博物馆,选了一些宗祠、私塾、老宅子做空间,从当地的文化整理到建筑修缮再到展陈设计,系统学习了一套博物馆的工作方法。完成铜仁的项目后,运用在项目中学到的技术改建了一栋木构的建筑,开始了落户观山湖区的第一步。”葛春培说。

目前,手上记忆博物馆已有6573件(套)藏品,展出了贵州各地的民族服饰和用品,进行文化交流、学术讲座和非遗培训,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2023年新馆开馆,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从一栋木房子变成了现在近两千平方米的展厅,涵盖书房、修复室、手工体验等功能的馆舍。”葛春培介绍,“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一直在无条件支持,给博物馆输入了很多生命力与活力。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就开始进入手上记忆博物馆团队工作,如今博物馆逐渐吸引了一批‘90后’青年人加入,一起在贵阳周边的乡村做着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谈到在贵阳就业的初衷和目的,葛春培说,贵阳作为贵州省会,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产业升级、平台搭建、产业引导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贵阳逐渐成为了一个年轻化的城市,也为青年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绿动创芯CEO沈剑飞:以创业为笔 做强人才“引力场”

当35岁的沈剑飞带着百度、小米、北汽等头部企业精英团队扎根贵阳时,这位手握英国双硕士学位的多领域创新人才,正用“新能源+数字经济”的跨界实践,为贵阳这座西部城市,破解“引才留才”难题提供新解。

清晨,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绿动创芯CEO沈剑飞正在汇报演示从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下手,用数字经济重构新能源服务地方产业新基座。这位从伦敦投行到贵州山区的创业者,转折点正是新能源硬科技的产业化热潮。

沈剑飞曾任职贵阳产控集团,主导对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投资。“西部更需要懂产业懂科技并完成创新业务设计的人才,只有筑巢引凤绘好产业蓝图,才能真正吸引顶尖企业来黔投资,吸引顶尖人才来黔创业。”沈剑飞说。

当互联网大厂软件工程师和新能源大厂产品工程师来黔实地论证商业可行性时,看到的是沈剑飞和团队就地方多种出行成本测算下用户的痛点比较,以及企业在不同制胜策略下的生存概率。“这是通过精密计算展示产业终局。”这位原来的金融科技专家,经过产业深度沉淀后,用数据模型论证了“电动贵阳”在诸多场景的不可替代性:相比一线城市过饱和和重复建设充电网络,在贵阳构建充换一体的补能网络的运营效率会比传统充电高出3倍。

提及为什么选择在贵阳发展,沈剑飞说,贵阳新能源产业雏形已成,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文旅市场井喷,都给创新带来新的机会。

绿动创芯围绕新能源车和电池会在多个细分赛道做大量创新,会接触到城配物流、末端外卖配送、网约车等大量灵活就业人员,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为灵活就业群体设计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以追求更好的收入,匹配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这套由绿动创芯设计的系统,已帮助500多名灵活就业者完成技能跃迁。

“用科技的解法,为人才赋能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关键。”沈剑飞说。如今,他的团队正将“贵阳产业赋能模式”复制到氢能无人机低空物流等新领域,这条西部城市“以投资聚集人才,以产业赋能人才,以场景培育人才”的创新路径,或许正是破解“孔雀东南飞”的密钥。

记者 曾秦 刘云嵩 王涛 吴宇 张梅 王芳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